😚Reich Pharm:此網站必須啟用 ✪ Javascript ✪

如何止痕癢|除了蚊咬,還有各類昆蟲會叮咬人類皮膚!香港夏季常見6種蚊蟲

健康專欄

by Reichpharm

春夏季是蚊蟲大量滋生及出沒的季節,有時一覺醒來身上就多了一些紅腫又痕癢的腫包,完全不知道是誰偷襲你。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會怪罪蚊子,但卻找不到任何蚊子半點蹤跡,也沒聽見嗡嗡聲,隔日還是被陌生訪客好好拜訪了一番。一般人以為被叮咬的昆蟲就是蚊子的錯,事實上不只有蚊子會叮人,其實還有其他昆蟲會叮咬人類,分別是蚊、吸血蠓、臭蟲以及蚤。

6種夏天常見蚊蟲

 
如何止痕癢
 
如何止痕癢
 

蚊子(mosquitoes)

蚊子大部分小於1.5cm,是可以肉眼清晰看見的大小,加上飛行時的嗡嗡聲,很難讓人不注意到牠的存在。被蚊子叮咬後,皮膚會隆起一顆紅腫膨疹,大概過個兩到三天會消腫。被蚊子叮不太會產生劇痛感,但蚊子是可以帶著傳染病的病媒之一,是登革熱、寨(茲)卡病毒、日本腦炎、瘧疾、屈公病的傳染媒介。蚊子常出現於靜止的積水,因為他們需要在靜水裡產下下一代,所以定期傾倒積水容器也是預防蚊子滋生的好方法。
 

蠓(小黑蚊)(lasiohelea)

小黑蚊大小約1.4mm,無聲無息就叮在手上,而且牠不會一次吸好血,會分好幾次,導致許多紅色丘疹產生,且又癢又痛。目前沒有相關文獻指出蠓會傳染病毒,而是屬於騷擾性昆蟲。小黑蚊常出沒於有潮濕青苔的地方,成蟲只在白天活動。小黑蚊口器較短,不像蚊子偶爾還可以隔著較薄的衣物吸血,只能在裸露的肌膚上吸血,所以外出時穿長袖長褲也是一種可以保護自己不被小黑蚊煩的方法。
 

隱翅蟲(rove beetle)

隱翅蟲身長約1cm,有點像是螞蟻大小,有著橘黑相間的外型與微微上翹的尾部。隱翅蟲不會叮人也不會螫人,甚至在農業上還可以應用於生物防治,可說算是一種益蟲。但牠體內的「隱翅蟲素」卻是具有糜爛性的毒素,對人體有很強的刺激及腐蝕性。當隱翅蟲爬行時,分泌出體液就會刺激皮膚,導致膿皰產生。有時一個不注意,冒失揮掌拍死隱翅蟲,導致毒液大量濺出,便會形成不規則的條狀潰爛紅斑,手上冒出水泡,形狀可怖。隱翅蟲常出現在水田附近,下過雨後更愛出來,且成蟲具有趨光性,夜晚容易受到光明吸引,所以晚上關好門窗也是防止隱翅蟲誤入歧途的好方法。
 

跳蚤(flea)

跳蚤身長約1-6mm,有著很強的彈跳能力。因為沒有翅膀,所以若是站立時遇上跳蚤,被吸血產生紅疹的位置基本上會在小腿以下,也就是跳蚤自身身高的50倍左右,牠可是生物界的跳躍翹楚。跳蚤潛伏在很多地方,久未有人居住的地方、草叢、地毯、寵物的毛裡等等。被跳蚤吸血時通常會產生一直線或是排列成三角形的紅疹,成片成群且極癢,跳蚤通常都在夜間睡覺時偷襲人,每個紅疹都會互相距離1-2公分左右。
 

臭蟲(bed bug)

臭蟲身長約5mm,也被稱為床蟲。臭蟲蟲如其名,被輾碎時會發出惡臭。臭蟲常躲藏在床墊寢具裡,臭蟲也是夜間出來吸血,被叮咬時會產生許多膨疹,叮咬痕跡也會呈現直線型或三角形分佈,跟跳蚤有些相似,但疹子的形狀不太相同。但臭蟲唾液裡含有麻醉成分,被叮咬通常要數天後才會癢,症狀可能持續1到2週不等。
 

禽蟎(bird mites)

禽蟎很小,身長小於<1mm,像是一個原子筆點的大小。禽蟎通常來自於禽鳥類,若窗邊或冷氣上有鳥類築巢就要特別小心禽蟎爬進室內。被禽蟎叮咬與被跳蚤叮咬產生的紅疹長得很類似,但禽蟎叮咬的位置很特殊,往往瞄準衣褲的交接處、胸腹、胸罩邊緣,與常常瞄準四肢攻擊的跳蚤大相逕庭。


為什麼蚊蟲都只咬我?12種人容易被蚊蟲叮咬

 
如何止痕癢
 

汗腺發達的人

蚊蟲偏愛酸性體質的人,而出汗會使體內的酸性增強,因此汗腺發達的人更容易被蚊子叮咬。
 

體溫較高的人

蚊蟲對溫度敏感,體溫較高的人因為散熱快,對蚊子更具吸引力。
 

呼吸頻率較快的人

呼吸頻率較快的人,排出的二氧化碳相對較多,容易吸引蚊子。
 

體味重的人

身體分泌的化合物對蚊蟲有誘惑力,包括:皮脂、外分泌腺和汗腺分泌物的混合物。
 

肥胖的人

肥胖的人容易流汗,而且身體表面積較大,因此更容易被蚊蟲叮咬。
 

喜歡穿深色衣服的人

蚊子不喜歡強光,喜歡趨暗的環境,所以穿深色衣服的人,更容易成為蚊子的叮咬對象。
 

身體擦抹香氣的人

氣味對蚊蟲有吸引力,因此喜歡使用化妝品或身上塗抹香水等濃味道的人,容易成為蚊蟲的目標。
 

孕婦、生理期女性

內分泌變化和新陳代謝提高,會增強對蚊蟲的吸引力。
 

運動或體力勞動中的人

運動或體力勞動會增加二氧化碳的排出量,流汗多且體溫較高,因此更容易被蚊蟲叮咬。
 

小孩

小孩體溫較高、代謝較快、容易流汗,因此較容易遭受蚊蟲叮咬。
 

膚色較深的人

蚊子偏愛黑色,因此膚色較深的人更容易吸引蚊子。
 

飲酒過後的人

飲酒後皮膚血管擴張、體溫升高、排汗增加,這些因素都增加了被蚊蟲叮咬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蚊蟲咬後腫一大包?生水泡、紅腫不消、迅間止痕癢有妙法】


如何預防蚊蟲叮咬?5大方法這樣做

 
如何止痕癢
 
以下提供5種預防蚊蟲叮咬的方法,讓你遠離蚊蟲的煩擾!
 

使用驅蚊產品

使用含有驅蚊胺(DEET)成分的防蚊液或防蚊膏,特別是在戶外活動或進入蚊蟲多的地區時,塗抹在暴露的皮膚上,有效防止蚊蟲叮咬。
 

穿著長袖長褲

穿著淺色、寬鬆且長袖長褲,可以降低蚊蟲叮咬的機會,同時也可以避免暴露在紫外線下。
 

使用蚊帳

在睡覺時使用蚊帳可以有效防止蚊蟲叮咬,特別是在沒有空調或窗戶無法密封的地方。
 

避開蚊蟲活動時間

蚊蟲通常在黎明和黃昏時分最活躍,盡量避免在這些時間戶外活動,可以減少蚊蟲叮咬的機會。
 

清除孳生地

定期清除周圍環境中的積水,避免蚊蟲孳生,例如清理花盆、排水溝和水缸等,可以減少蚊蟲的數量。
 
不停抓蚊蟲叮咬的部位會有什麼後果?
不停抓叮咬部位會刺激皮膚,加劇痕癢感,使受到的不適感更加明顯。若皮膚因此受損,容易引起細菌感染,造成局部紅腫、膿包等症狀。


蚊蟲叮咬後如何止痕癢?4大方法告訴你

 
如何止痕癢
 

清洗咬傷部位,避免搔抓

盡快用肥皂和水清洗咬傷部位可以止癢。蚊蟲叮咬時,會釋放組織胺,組織胺會刺激皮膚神經,引起癢感。清洗叮咬部位可以清除組織胺,減輕癢感。此外,清洗還可以防止傷口感染,加速傷口的癒合。
 

使用外用藥膏

使用含有抗組織胺的外用藥膏可以止痕癢。抗組織胺可以阻斷叮咬部位上組織胺的作用,減輕癢感。而類固醇能減輕局部的發炎和腫脹,減輕不適感。
需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並且不含類固醇的外用藥膏。
 

敷冰敷

將冷敷或冰塊放在叮咬處,可以緩解癢感和發炎。低溫可以暫時麻痺神經末梢,減少疼痛和癢感的傳遞。此外,低溫還可以收縮血管,減少局部血液流量,減輕發炎和腫脹,減輕不適感。但不要超過5分鐘,以免傷害皮膚。
 

使用精油

一些精油具有抗發炎的作用,可以幫助治療蚊蟲叮咬造成的皮膚發炎。例如:含有薄荷、羅勒或薰衣草等成分的精油,這些成分具有鎮靜、消炎和止癢的效果,能有效減輕皮膚的瘙癢感。


 

百癢消有效緩減蟲咬、蕁麻而引起的痕癢

百癢消 Neosayomol Cream 2% 採用法定藥用成分鹽酸苯海拉明 2%,具備快速止癢、消腫效果,能有效緩解由蚊蟲叮咬、蕁麻疹、濕疹等引起的皮膚紅腫與灼癢反應。配方中更添加天然金盞花油、甘油及薄荷醇,兼具鎮靜、保濕與涼感舒緩,適合日常敏感肌使用。
不含類固醇、樟腦、香料與防腐劑,配方溫和,適合 6 歲以上兒童及成人使用,亦為濕疹患者與敏感膚質者的止癢護理首選。質地清爽不黏膩,能於短時間內舒緩皮膚不適,亦適合反覆使用,有助於提升肌膚防禦力與舒緩能力。
 

如何止痕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