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生理機制
咳嗽的產生是防止異物或不正常的分泌物進入呼吸道一系列的反射動作。當刺激物接觸到氣道(特別是咽喉、喉部、氣管與支氣管)時,這些部位的感覺神經會迅速將訊號傳遞至腦幹的咳嗽中樞,接著驅動呼吸肌群,產生一次強而有力的氣體排出行為,這就是「咳嗽」。
這種反射反應不僅能保護氣道,還能協助我們在感染時清除過多的黏液或痰液。因此,咳嗽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症狀表現,背後可能隱藏著多種病因,從普通感冒到氣喘、甚至肺炎不等。
咳嗽為什麼晚上特別容易發作?
夜間咳嗽(夜咳)之所以常見,是因為人體在晚上平躺時,分泌物較容易堆積在呼吸道,加上生理時鐘的影響,夜間氣道對刺激變得更敏感。此外,夜間氣溫降低,空氣乾燥,可能使氣管敏感的人更容易咳嗽,而臥床時也更容易接觸到枕頭、棉被中的塵蟎等過敏原,也可能加劇咳嗽症狀。
對嬰幼兒來說,由於氣道狹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更容易受到感染與刺激影響,因此「一到晚上就咳不停」的情況,在寶寶身上格外常見。
咳嗽的類型分類
為了便於診斷與治療,咳嗽依照持續時間可大致區分為三種類型:
- 急性咳嗽(Acute Cough)
持續時間少於三週,最常見於病毒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或短期支氣管炎。 - 次急性咳嗽(Subacute Cough)
持續三週至八週之間,可能是感染後的咳嗽延續,或與過敏、氣喘有關。 - 慢性咳嗽(Chronic Cough)
超過八週以上,多與氣喘、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或環境因素長期刺激有關,建議尋求專業醫師進一步診斷。
咳嗽雖然是常見症狀,但若咳嗽頻率高、持續時間長或影響睡眠與日常活動,就需提高警覺,找出潛在原因。特別是夜咳,常為過敏性支氣管炎、後鼻滴流或胃食道逆流的表現之一,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影響孩子的呼吸與睡眠品質。
嬰兒咳嗽的三大原因
嬰兒因為呼吸系統尚未成熟,對外界病原體的抵抗力較弱,因此出現咳嗽的機率較高。以下為造成嬰兒咳嗽的三個主要原因:
病毒性感染
最常見的原因莫過於感冒病毒。病毒會刺激上呼吸道,引發喉嚨痛、流鼻水、打噴嚏及咳嗽等症狀。大多數情況下,這類急性咳嗽會在 5~7 天內逐漸緩解。但若咳嗽症狀加劇,甚至伴隨喘鳴聲或持續超過兩週,就可能與細支氣管炎或肺炎有關,應儘速就醫。
氣喘(Asthma)
氣喘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常與過敏體質相關。當寶寶接觸到特定過敏原(如塵蟎、花粉、動物毛髮或冷空氣)時,會導致支氣管收縮,引起反覆性咳嗽與喘鳴,尤以凌晨或夜間最為明顯。
胃食道逆流(GERD)
雖然較少人知道,胃食道逆流也可能造成咳嗽。當胃酸逆流刺激食道,會引發迷走神經反射,進而造成支氣管痙攣。此種咳嗽常出現在 6 個月以下的嬰兒,並可能在 1 歲後逐漸改善。
寶寶夜咳最常見的原因
許多爸媽都有這樣的經驗:白天寶寶精神好、咳嗽輕微,但一到了晚上,就開始咳個不停、輾轉難眠。這不僅影響寶寶休息,也讓照顧者備感壓力。其實,這與夜間的環境變化與生理時鐘密切相關,使得寶寶的呼吸道在夜間特別容易受到刺激。
以下是造成寶寶夜咳加劇的三大常見原因:
上呼吸道咳嗽症候群(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UACS)
UACS 是兒童常見的慢性咳嗽原因之一。當寶寶罹患感冒、鼻竇炎或過敏性鼻炎時,鼻腔內會產生大量分泌物,這些鼻涕可能在平躺時倒流至咽喉部位(稱為後鼻滴流),進一步刺激咳嗽反射神經。白天因為站立活動,鼻涕較不易積聚,但夜晚躺下後,倒流情況加重,因此寶寶在夜間咳嗽更頻繁。
照護建議:可嘗試將寶寶頭部稍微墊高,幫助鼻腔分泌物自然排出,並保持房間濕度適中,減少呼吸道刺激。
過敏性支氣管炎(也稱為兒童型氣喘)
許多兒童夜咳背後的元兇,正是過敏性支氣管炎。這類孩子通常有過敏體質,常見的過敏原包括:塵蟎、動物毛屑、黴菌孢子及強烈氣味等。夜間是氣喘好發時間,原因在於塵蟎集中於床墊與枕頭中,寶寶躺下後吸入大量過敏原,加上夜晚溫度較低、呼吸道收縮加劇,導致夜咳與喘鳴聲頻繁出現。
照護建議:務必定期清洗寢具、使用防蟎套、維持室內清潔,並可配合過敏原檢測來尋找並避免潛在誘因。
生理時鐘影響
人體的免疫與荷爾蒙系統在白天與夜晚運作方式不同。到了晚上,褪黑激素濃度上升,而腎上腺素與皮質醇濃度下降,使得氣道的黏膜防禦力減弱。此外,夜間肺部微血管充血,增加呼吸道的敏感度,使得咳嗽更容易被引發。這些內在的生理變化,會讓原本輕微的咳嗽在夜裡變得更加嚴重。
照護建議:除了營造適合睡眠的安靜環境,也建議寶寶在睡前喝溫水或溫開蜂蜜水(1歲以上寶寶適用),可潤喉、減少刺激。
若出現以下症狀,請立即就醫:
若寶寶的夜咳伴隨以下情況,可能表示病情嚴重或潛在其他健康問題,應盡快就醫:
- 呼吸困難、胸部起伏明顯費力
- 嘴唇、臉部或指尖出現發紺(呈現藍紫色)現象
- 咳嗽超過幾小時並合併高燒
- 咳嗽時發出「咻咻」聲或吸氣時有喘鳴聲
- 活動力明顯下降、無精打采或異常煩躁難以安撫
家長應密切觀察寶寶狀況,若咳嗽持續超過兩週未見改善,建議至兒科門診進行進一步診斷。
如何改善夜咳?
針對夜咳問題,除了就醫尋找病因外,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透過以下方法幫助寶寶舒緩咳嗽、安穩入睡:
調整睡眠姿勢
讓寶寶斜躺、墊高枕頭,有助於減少鼻涕倒流與胃酸逆流問題。
保持環境乾淨與濕潤
使用空氣清淨機與加濕器,減少空氣中懸浮粒子與乾燥所帶來的刺激。
避免接觸過敏原
定期清洗寢具、避免使用地毯與布偶,降低塵蟎滋生機率。
適量補充水分與蜂蜜(1歲以上)
蜂蜜有潤喉作用,可幫助減少喉嚨癢與乾咳。
使用天然植物咳嗽舒緩劑
例如含有桉樹蜂蜜、茅膏菜、常春藤葉等天然成分的兒童咳露,臨床證實對夜間咳嗽有良好的緩解效果。根據研究,持續使用七天後可顯著改善夜咳頻率與睡眠品質。
常見治療咳嗽用藥
當寶寶咳嗽狀況嚴重時,醫師可能會視情況開立下列藥物:
提醒:嬰幼兒咳嗽不建議自行服藥,務必經由兒科醫生診斷後再使用處方藥物或成藥。
夜咳不可怕,重點在於「找出原因、對症處理」
雖然寶寶夜咳常讓人心煩意亂,但只要掌握正確觀察與處理方法,多數情況都能有效緩解。適當的照顧與天然的舒緩方式,再搭配專業醫療建議,能幫助寶寶恢復健康,爸媽也能安心入眠。